人之所以心不安,無非總有未得到,總有舍不得,亦為得失心。
蘇東坡的好友王鞏,曾因他的烏臺詩案受牽連。
被貶于嶺南之地,他的歌妓寓娘也毅然隨行。
東坡感到很愧疚,王鞏卻反過來安慰他,聊養生之道,還說這是在修行。
幾年后,王鞏回來。
蘇軾請他們喝酒,談起嶺南風土人情時,寓娘卻答道:此心安處,便是吾鄉。
得失,不過是人生之常態。
人有追求是好的,但得失心太重,患得患失,心不快樂,何來安穩?
放下得失,隨緣自在心安然。
感情,聚如何,散又如何,我們只是緣分的體驗者。
如果不小心丟掉100塊錢,好像丟在某個地方。
你會花200塊錢的車費去把那100塊找回來嗎?
一個愚蠢的問題,可類似事情卻在人生中不斷發生:
被人罵了一句話,卻花了無數時間難過。
為一件事情發火,不惜損人不利已,不惜血本,只為報復。
失去一個人的感情,明知一切已無法挽回,卻還傷心好久。
過去的人和事,好好揮手告別,才能讓傷疤慢慢愈合。
財富,多如何,少又如何,我們只是金錢的使用者。
《增廣賢文》中說道:
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,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。
有些人終其一生,都在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身外之物。
好似擁有了它們,人生才算不虛度。
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,我們才會不顧一切的追逐,甚至賭上自己的健康。
但我們常常在追逐中忘記:
人生真正的價值,不在于擁有多少財富,而在于身體的健康和內心的豐盈。
很多東西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何必負累,何必執著。
老人對他的孩子說:攥緊你的拳頭,告訴我什么感覺?
孩子攥緊拳頭:有些累!
老人:試著再用些力!
孩子:更累了!有些憋氣!
老人:那你就放開它!
孩子長出一氣:輕松多了!
老人:當你感到累的時候,你攥得越緊就越累,放了它,就能釋然許多!
多簡單的道理,放手才輕松!
很多朋友,合有緣故,分有理由,何必挽留,何必強求。
畢淑敏說:我們的生命,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。
人的一生,要遇到許許多多的人,有的緣深,有的緣淺。
想和誰都熟絡,那不可能。
聊得來的,多聊幾句,也許就成了一生的好友,聊不來的,平淡相處,就做個普通朋友。
有緣時惜緣,好好相待,無緣時隨緣,靜靜送別。
很多事情,該忘的忘,該放的放,何必思索,何必難過!
師父問:如果你要燒壺開水,生火到一半時發現柴不夠,你該怎么辦?
有的弟子說趕快去找,有的說去借,有的說去買。
師父說:為什么不把壺里的水倒掉一些呢?
世事總不能萬般如意,有舍才有得!
人這一生,認真做人,踏實做事,誠心待人,敞亮處世。
內心無愧,就活得無怨無悔。
若問什么人活得最踏實?
自然是本本分分做人,踏踏實實做事的人。
孟子說: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地。
為人處世不能愧對天地,愧對自己的良心,做人必須光明磊落,才能做到問心無愧。
人生不求皆大歡喜,但求無愧于心。
人這一世,有風聽風,有雨看雨,有愛則愛,無愛則待。
看世間事,留平常心,做行善事,做樂觀人。
著名小提琴家歐爾·布里在一場大型音樂會的演奏過程中,發現自己手中的小提琴弦斷了一根。
一瞬間的遲疑后,他又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。
繼續接下來的演奏,音樂會也舉行地非常順利。
直到謝幕時,觀眾們才驚訝地發現那根斷掉的琴弦。
面對大家的詢問:如何在當時的情況下保持冷靜不慌亂?
歐爾·布里回答說:
這也沒什么,只是斷了一根琴弦,我還能用其他的繼續演奏啊。
就像我們看似坎坷不斷的人生,也是能夠完美無憾的。
布里沉著的態度向我們表現的是一種從容樂觀的心態。
不為此等小事發愁,也是一種掌握命運的強者該有的自信風度。
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,我們更應積極的調整心態,用心中的晴朗,笑對人生的風雨。
遇事樂觀,才能遠離愁緒。
遠離愁緒,才能解決問題。
解決問題,才能擁有快意人生。
一輩子不長,一切順其自然,用心甘情愿的態度,過隨遇而安的生活,安然坦然地過一生。
人生旅途中,大家都在忙著認識各種人,以為這是在豐富生命。
可最有價值的遇見,是在某一瞬間,重遇了自己,那一刻你才會懂:
走遍世界,也不過是為了找到一條,走回內心的路。
如果有一天,你不再尋找愛情,只是去愛。
你不再渴望成功,只是去做。
你不再追求成長,只是去修。
一切才真正開始。
不要期待,不要假想,不要強求,一切順其自然。
得之坦然,失之泰然。
隨性而往,隨遇而安,一切隨緣,才是最豁達而明智的人生態度。